【回眸2022年网信发展这一年】关键词篇——疫情下的数字社会******
2022年4月,无人送餐车驶入复旦大学,助力最后100米无接触配送。
关键词篇——疫情下的数字社会
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迅猛发展,在促进经济增长、保障社会运行、助力抗疫合作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,数字社会建设为有效防范和应对疫情影响提供了有力支撑、开辟了崭新空间。
如今,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庞大的数字社会。数字技术在助力疫情防控方面发挥哪些作用?数字技术对媒体形态、内容传播、智能化发展等领域带来哪些机遇?数字技术给广大网民的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带来哪些改变?以上种种,都是近年来各界热议的焦点话题。
盘点全文欢迎关注《【回眸2022年网信发展这一年】这些互联网关键词,都曾与我们“不期而遇”》
监制:张宁、李政葳
统筹:孔繁鑫
撰文:穆子叶、李飞
出品:光明网要闻采访部
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开工******
本报电(记者邹雅婷)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,加强故宫世界文化遗产及馆藏文物的保护、研究和传承利用,促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,近日,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在京开工。
故宫博物院北院区是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重大文化设施、中央和国家机关在京重点建设项目,也是“平安故宫”工程子项目之一。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,依山傍水,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,是一座集文物展示、修复、保存和文化传播、观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。
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、部长胡和平在项目开工动员会上指出,北院区的建成,将有助于故宫古建筑空间腾退和修复保护、有效缓解大型珍贵文物科学保护和展示利用问题,为故宫博物院提供新的发展空间,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参观服务和文化体验,也将助力北京市“博物馆之城”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、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。
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,故宫博物院将全力支持工程建设,扎实做好北院区未来的整体发展规划,统筹协调故宫博物院本院与北院区的关系,真实完整地保护并负责任地传承弘扬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,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,推动文明交流互鉴。
《 人民日报海外版 》( 2023年01月10日 第 07 版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